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
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
夏至习俗有哪些
新闻中心 2024-06-21 09:41:39

夏至是中国传统节气之一,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民间活动。以下是一些夏至常见的习俗:

  1. 祭神祀祖:夏至是民间重要的祭祀节日,古代称为“夏节”、“夏至节”。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以祈求消灾年丰。古代夏至节盛行祭神祀祖,以祈求灾消年丰。宫廷中的夏至祭神仪式很隆重,民间亦有夏至祭祖先的风俗。

  2. 吃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以及“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之说。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3. 吃夏至蛋:湘南的衡阳、郴州、永州和湘西吃夏至蛋。夏至日,将整鸡蛋煮熟,剥壳后加红枣煮汤吃,叫“吃夏至蛋”。民间以为夏至吃蛋,能强身健胃,行走有劲。谚云“夏至吃蛋,石板踩烂。”

  4. 吃夏至饼:夏收完毕,新麦上市,所以有日吃面尝新的习俗,也有人用麦粉调糊糊,摊成薄饼烤熟食用。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

  5. 夏至称人:在古代,夏至日称人还有祈求清平,防止瘟疫的寓意。夏至称人的民间风俗由来已久。民间有句谚语:“夏至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在这一天会给孩子称体重,希望孩子健康成长,不受疾病困扰。

  6. 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来“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竟而成为制度。

  7. 吃荔枝:除了吃狗肉之外,还有吃荔枝的习惯,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都非常喜欢吃夏至的狗肉和荔枝,两者合吃不热。大量食用荔枝容易引起低血糖症,也就是“荔枝病”,因此一定要适量。今年广西地区受雨水天气影响,荔枝产量减少,今年荔枝价格稍高。

卧龙寺公墓宣


网站首页
服务项目
新闻中心
陵园概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7766778817

简阳市102乡道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753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