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7533号-1
忌弄丢香包:
端午节时,孩子们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因为香包不仅有避邪驱瘟的寓意,还有装饰作用。
大人会嘱咐孩子时刻都不能将香包弄丢,据说对孩子们有庇护的效果。
避五毒:
端午节前后,气温升高,细菌滋生,人们容易生病。因此,民间有避五毒的说法。
“五毒”指的是蜈蚣、毒蛇、蝎子、壁虎和蟾蜍。民谣中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忌送成串粽子:
送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但送出的粽子不能送成串的,一定要送散装的。
一串粽子在老一辈人看来有上吊轻生的意思,非常不吉利。
忌吃娘家粽子:
出嫁的姑娘在端午节回娘家时,不能吃娘家的粽子。
农村俗语说:“端午吃了娘家粽,一个亲人都不剩。”这是一种传统观念,认为这样做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忌游泳:
端午节这天不适合游泳,尤其是在河里。
民间认为端午节是溺死鬼的还阳日,游泳可能会遇到危险。
忌说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是一个纪念屈原的节日,有祭祀的氛围。
因此在端午节期间,人们不说“端午节快乐”,而说“端午节安康”。
忌举办或参加大型活动:
端午节是传统的祭祀节日,民间认为这天诸事不宜,不宜举办或参加大型活动。
忌房事:
端午节当天,古代训诫严禁房事,认为这天毒气攻身,邪气最盛。
婴儿忌抛头露面:
端午节为五毒月最毒之日,婴儿体质较弱,所以这天婴儿有“躲午”的风俗,通常会被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祛灾祸。
不过,这些禁忌多数来源于传统习俗和民间信仰,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多地是将其视为一种文化符号和节日氛围的营造。
卧龙寺公墓咨询电话:17766778817
17766778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