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
让逝者安息,生者安心
你知道“潮汕施孤”吗?
新闻中心 2024-09-24 09:58:09

潮汕施孤是潮汕地区农历七月(特别是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一项独特民俗活动,其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并融入了道教元素和地方特色,发展成为一种集祭祀、慈善、文化于一体的传统节日习俗。以下是对潮汕施孤的详细介绍:

一、施孤的起源与背景

施孤,也叫祭孤,是指人间把祭品施舍给“阴间”的孤魂饿鬼。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佛教的盂兰盆会,旨在救苦救难,施济饥饿和孤苦者。在潮汕地区,这一习俗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体现了对逝去亲人的缅怀,也展现了对无主孤魂的慈悲与关怀。

二、施孤的时间与地点

潮汕施孤活动主要在农历七月进行,尤其是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为正日,故这一天也被称为“鬼节”或“施孤节”。活动地点多选择在城镇或较大的乡村,由善堂或道观主持,搭建孤棚作为施孤的祭坛。

三、施孤的仪式与流程

施孤仪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搭建孤棚:孤棚一般由竹木结构搭建,台上布置经座,悬挂神仙佛像,摆设法器,营造庄严肃穆的氛围。

  2. 准备祭品:祭品种类繁多,包括五牲裸品、酒、饭、纸钱、水果、冥衣物等,以及用竹篾制成的盘子装着的饭食和其他祭品,这些食物下面还会奠着剪纸的花。

  3. 诵经作法:由和尚或道士等神教人物登台诵经作法,为孤魂野鬼超度祈福。同时,还会进行放焰口等仪式,以慰藉饿鬼,解除其饥饿之苦。

  4. 施舍祭品:仪式结束后,把那些可以抛掷的祭品撒到孤棚下,让贫苦者抢拾,俗称“抢孤”。一些不能抛掷的祭品,则编号散发竹签牌子,由抢到签牌者对号领取祭品。

  5. 烧焚孤王与纸钱:在潮汕一些地方,还会用竹、纸扎塑青面獠牙的鬼王像(俗称“孤王”),置于孤棚旁或庵堂门边,以镇守施孤祭坛,监视及制服捣乱的孤魂恶鬼。施孤结束后,孤王与纸钱一起烧焚送上天。

四、施孤的文化意义

潮汕施孤不仅是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和对无主孤魂的慈悲与关怀,更是一种传递爱心、弘扬善举的公益活动。通过施孤活动,潮汕人展现了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对自然的尊重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同时,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社区内部的团结与和谐,增强了潮汕文化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五、施孤的现代变迁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潮汕施孤活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一些传统的迷信活动形式逐渐减少或消失;另一方面,施孤活动更加注重对阳间贫困人家的救助和慈善事业的发展。许多善堂组织借助这一节日向富裕者募捐钱物以施济贫困者并开展社会公益事业。此外一些地方还通过演戏、游灯等活动丰富施孤节日的内容形式增添节日气氛。

总之潮汕施孤作为一项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俗活动在现代社会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

卧龙寺公墓联系电话:17766778817

网站首页
服务项目
新闻中心
陵园概况
联系我们
联系电话:

17766778817

简阳市102乡道

Copyright ©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2024057533号-1